国内更专业
企业建站

头戴式设备才是可穿戴的龙头老大?

又是一年CES时。2014年CES设置了腕上革命( Wrist Revolution)专区,展示了10家初创公司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成亮点。一年后的2015CES,可穿戴设备俨然已经成主角之一。你看,还有哪个巨头不做可穿戴呢?连CES组委会都已经明确表示:可穿戴设备是下一代的伟大科技消费前沿技术。

一年时间,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迅猛发展。2014年全球手环出货量大约1700万枚,仅小米手环就卖出了100多万枚,单天最高销售超过10万枚,从销售数量上已经超过不少数码设备品类、品牌,算是大放异彩了,也让到第三季度还只有50多万的智能手表相形见绌。随着万众瞩目的Apple Watch 终将出货,2015年,毫无疑问,会是手表年。万众瞩目的Apple Watch 终将出货,凭借苹果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和生态链整合能力,必将掀起一股买买买的风潮,复制iPad的销售奇迹,达到千万级也未必没有可能。

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从2014年CES开始的腕上革命( Wrist Revolution)即将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别太激动,现在智能手表还只是戴在手腕上的通知中心,功能有限,对人类能力的增强有限。这也不奇怪,毕竟从产品定位来看,一开始就是手机的第二屏,是手机的附属。

手机的第二屏不能取代手机

现在的智能手表,主打消息通知和健康监测两大功能,看似实现了智能手机信息以外的其他技能。但消息通知,是现在智能手机功能的直接延展。随着传感器的小型化、廉价化,健康监测相关传感器很快会成为手机的标配。从功能上来讲,现在的智能手表只是手机的第二屏。从 Pebble 开始,到现在备受推崇的 Moto360、万众期待的 Apple Watch,都只是戴在手腕上的通知中心。

作为手机的附属,智能手表“没有脑子”,运算主要依靠手机,除了消息通知,很难实现更多的功能。以 Moto360 为例,在手表端提出导航需求,手表将需求提交给手机处理,手机调用地图服务,运算出结果,再将结果反馈给手表。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服务会有些延迟,更预示着未来的智能手表突破有限。

赋予手表计算能力,就意味着续航大打折扣。大多数的智能手表都使用的是 130 Miliamp 电池,让一个灯泡坚持 30 分钟到 1 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要在上面跑 A9 的处理器或者游戏,你懂的……

依靠手机,就必须有和手机通信的机制,低功耗蓝牙是目前最主流的连接方式。这就导致了手机电量下降快,手表续航能力有限。另一个问题,就是距离。当手表离开手机一段距离时,智能手表就真的只是块表了。

本地计算、电池续航这些问题在未来都是有可能解决的。但人机交互方面的反人类体验则是智能手表无法解决的硬伤。

从数码产品发展史来看,绝大多数电子类产品的屏幕都是在bigger than bigger,越来越大。我们花了十多年,才用上了6寸彩色大屏,走上“食物链的顶端”,再让我回到诺基亚功能机时代,用读短信的体验处理信息,你真的还能接受么?连苹果都放弃了三年来的傲娇,推出了5.5寸大屏手机。

小屏幕也限制了手表端的输入。现阶段,手表是信息的出口,还不是信息的入口。我可以看到邮件通知,却无法回复,这丝毫不会像宣传的那样减少我的信息焦虑,反而加重了我的负担。微软开发了智能手表的输入法,这块小屏幕还是太折磨人。有人在做语音输入,且不说现阶段输入的准确率不高、分析时间长、噪音干扰大,就是想到在公共场合对着手表自言自语,看起来就傻透了、还涉及隐私等问题。

再说了,还要长时间抬着胳膊,会累,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这么干呢。如果每天有 3-4 个小时在用智能手表处理信息,在得“鼠标手”之前,我一定会先患上“手表臂”。

这所有的一切,决定了手表注定只能是智能手机的第二设备,即使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和功能被添加进来,也不能将其想象力的上限拔高。

手腕上的计算机已经有不少公司尝试过了,当你今天在这篇文章里看到这些名字时,他们都已经停产了。你可知道微软的“MSN 智能手表”?你是否听过FOSSIL 的 Abacus 腕上 PDA?他们从未进入大众的视野,更不用说流行起来。腕戴式的设备,最终很难成为那一部主要的计算设备。

人类80%的时间将放在“第一设备”上

手表的遭遇告诉我们,现在提下一代随身设备的问题,似乎为时过早,智能手机看起来正如日中天。不过,从科技发展角度上来说,智能手机的被取代是早晚的事情。任何一个行业都具有它的产业周期,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切只是取决于时间和供求。

根据IDC预计,2014年明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 13 亿,但2015年很可能为14亿,尽管绝对值仍然非常大,但是复合年增长率已大幅回落至 12.2%,增速放缓,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期很可能结束。

我们每天都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中,单纯凭借人的器官已经无法完全接受、筛选、处理信息。所以就有了计算设备。互联网时代的PC,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都是这样的辅助性信息筛选、处理机制。历史经验表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同一时间,往往只能拥有一台主要的计算设备。

这符合所谓的80/20原则。十年前,手机上网搜索还只是信息检索的辅助手段,但据说在2014年第二季度百度移动搜索请求量份额达到75.2%。从很多方面来说,iPad是比iPhone更优秀的设备,有更大的屏幕和续航能力。但是它的使用受到iPhone的严重挤压,销量和活跃度也一路走低。

从科技发展的规律来说,取代智能手机的这款设备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性:首先,这款设备一定具有手机的通讯功能,在功能上具有替代性;其次,这款设备一定拥有更简单的人机交互,比如从PC到手机,少了开机的过程,从手机到这款设备,很可能是少了解锁这道程序;第三、这款设备还应该能获取手机端无法获取的信息,比如设备周围人和环境的信息;第四,这款设备应该是比智能手机更便携。智能头戴式设备无疑符合上面全部的条件。

头戴式计算设备

头部是认知的重要部位:有高速运转的大脑,处理信息,运筹帷幄;有心灵的窗户眼睛,据说人获得的 90% 的外界信息都来自于这里,一半以上的知识都是通过它获取的;有能听八方的耳朵,辅助眼睛获取额外的信息。头部的运动往往代表的是注意力的转移,监测头部运动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新的信息。

以智能眼镜为代表的头戴显示设备,首先可以突破手机解锁的限制。人与智能手表的信息交互,是被动式的,需要眼睛重新“聚焦”,由其它地方转移到手表屏幕上,本质上与人从手机上获取信息无异,只是少了解锁。智能眼镜对信息的呈现则是主动的,可以随时随地将信息主动推送到眼前,少了一步获取,交互最自然。

此外,通过头戴显示设备的形式,信息可以以沉浸式的效果获得,以Oculus rift为代表的虚拟现实设备和以Google Glass为代表的增强现实设备都是头戴式的。这样一款伟大的可穿戴设备,应该是一款轻便但又强大的运算设备,实时运算出我见到的人和物背后的信息。比如,我见到了中关村大街,它会自动呈现这条街的故事和历史变迁;我看到了一个包包,它会默默的搜索、比价,然后告诉我我应该去这家网店下单;我遇到了一个帅哥,它会自动人脸识别、搜索,调查请帅哥姓谁名谁,有没有女票……要不然怎么能称得上智能硬件领域的第一款 iPhone 呢?

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功能,主要包括计步、心律监测、体温检测、睡眠监测等,通过接触耳朵也都能实现。计步主要是基于 3 轴加速度传感器来实现,与放置的位置无关。

现在智能设备测心率主要是采用光电法,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经过人体血液和组织吸收后的反射的光强度,描述血管容积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然后通过一个数字信号器(DSP)处理除去外界光线等干扰因素,计算出心率数据。耳朵噪点少,心脏近血液新鲜,又有颈内动脉系统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动脉系统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人体的温度有一个主要控制中心,是位于下丘脑、中脑、延脑及脊髓中枢体温控制中心,而耳朵的鼓膜与下丘脑靠近并由同一血管供应血液,所以耳温能最快反映体温控制中心的温度变化,准确显示身体的核心温度,比腋温、口温或肛温更为准确。据说,通过耳温测量体温中世纪时就被用于临床。

监测睡眠最为准确方式依次为脑电波检测、心率检测、体动检测。头戴式设备是最有可能实现脑电监测的。不仅是脑电波技术,脑机接口等尖端技术也必须是在头部才有可能实现。

头戴式设备需要解决的难题

如果你坚持看完了上面那么多信息,第一反应估计是想到了 GoogleGlass,它做了尝试,但举步维艰。但Google Glass 的今天,并不能代表头戴式计算设备的明天。站在Google Glass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到电池续航、云端计算能力、低功耗连接技术、应用生态等问题都在制约这款设备的发展。

电池

电池电量无疑是这款下一代计算设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电池的密度、形态将决定产品的最终的外观结构,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时长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离线逻辑。当电池的密度足够大、可以做到柔性形态,这款头戴式设备就可以是任何形态了,既可以是眼镜,也可以是头带。当产品的续航能力在实时使用时可以达到一天,或者当设备需要从身体上拿下来充电的时长可以短到忽略不计时,这款产品变可以基本上不用考虑离线问题。

可喜的是在电池方面,最近确实有不少激动人心的进展。今年上半年,美国莱斯大学的化学教授 James Tour 和他的同事研发出了一款大容量电池,比纸还要薄,可弯曲折叠,未来很可能帮助电子设备瘦身、塑形成功。快速充电问题已经有不少公司在做了,比如以色列公司StoreDot开发新型生物半导体充电技术,可在 30 秒内完成手机充电;一款叫Legion的产品,能缩短 92% 的充电时间,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都最终有可能使得设备实时在线。人体自身发电,也未必没有可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员,最近研究了一项新技术,可以将汗水转化成电能。

云计算

当进入到下一代计算设备的时代,计算负荷会以十倍、一百倍甚至一千倍时的速度增长,本地很可能无法完成海量数据的处理,这些计算很可能是在云端完成的。可穿戴设备不智能,表明来看是产品还缺少计算和决策能力,本质上还是云服务欠缺。做产品的公司缺少云计算的基因与能力,做云计算的公司又没产品。

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公司都在开发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的高吞吐能力,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降低数据分析的成本。美国在过去几年中,以云计算为技术的企业级应用在互联网发展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地位,拿到融资的企业有不少,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低功耗连接技术

现有的移动计算设备通信技术主要有Wi-Fi、BLE等。Wi-Fi支持一对多连接,但功耗大;BLE功耗低,但只能是一对一连接。当所有的计算设备都在云端时,设备与云端、设备与设备之间都需要通信连接。目前,支持一对多连接点蓝牙5.0协议仍在推进中,LiFi等新通信技术的学术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有可能有机会商用。

计算机视觉

围绕信息,必须有杀手级的应用,最简单的应该就是像上文提到的,实时提供你看到的物体背后的信息。而这样的应用必须建立在3D建模、机器人视觉等技术的基础上。Google的Project Tango 发货了,对于3D建模无疑是个好消息,你所见到的即可以实时数字化。机器人视觉方面,已经有不少公司在研究图片、物体的识别了。Google Brain现在已经可以识别出喵星人了,国内的BAT 也在紧锣密鼓的跟进,像face++的人脸识别已经用在了金融领域,格灵深瞳则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信息交互方式

Google Glass的信息交互并不算友好,原因来自两方面:一个是硬件上的,信息最终的展示屏幕不够清晰还是单屏,很不自然;一个是软件方面上的,真正能够呈现的信息太少、太浅,还不如手机界面。它最终没能增强人的能力,沦落成偷拍工具。

与之相比,我倒是比较喜欢百度的 BaiduEye 的思路。从宣传的视频来看,想要实现的也独立的计算中心。你在一个博物馆里看到一幅画,设备可以感知你的视线驻足停留,然后立马告诉你这幅画的作者是谁,画作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画出来的,这幅画有什么背景故事,现在值多少钱。你在一家餐厅用餐,你拿起一瓶红酒,那么 BaiduEye 就会告诉你,这瓶酒是什么品牌、有多少年份,出自哪个酒庄,目前市场参考价是多少,甚至还能告诉你许多关于红酒的历史、故事、人物、品牌,它还会提醒你许多喝红酒的礼仪和讲究,比如每次往杯里倒多少,用什么手势端杯子,一次喝多少量,怎么碰杯。只不过,缺少屏幕或者其他实时的非语音输出端, 看起来像是一场公关活动。最终的消费者版本很可能还会是有屏幕的版本。

增强现实显示技术

Facebook收购的Oculus,选择了虚拟现实。但现阶段,眩晕问题、便携性差、缺少杀手级应用,都是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三星的Gear VR解决了移动便携的问题,但还是需要借助手机作为计算中介。

初创公司也做了不少尝试,比如被Intel投资的Avegant ,目前已经发布了头戴式显示装置Glyph,采用一种叫作 VRD 虚拟视网膜技术(Virtual Retinal Display),可以在没有实体“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图像直接投射到用户的视网膜上。并成功在 Kickstarter 上筹得 100 多万美金。比如,法国公司Laster Technologies,拥有目前世界上可视质量最佳的光学可透视成像专利技术,可以将任何形式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3D模型等)呈现在智能眼镜上。

虽然,这些公司至今都没有推出消费者版本的产品,但说不定这其中就有头戴式计算设备时代的大哥大或者诺基亚呢?

来源/Inside: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