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培训课程 辅导丛书 校园风采 报名申请 联系我们
会计学习中的成本会计的学习技巧
2016-03-23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在工作中运用一辈子,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无止境。
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独立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它是由许多独立学习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成本会计由于课程自身性质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事事依赖老师,必须在认真听取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
成本会计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以介绍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预测、决策、成本分析为主要内容。因此,它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多、公式多,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控制、分析,必须借助一系列经济指标,运用一系列方法,全面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注意理解成本计算、控制、分析的方法,在各种情况下,对出现的会计业务选择适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从总体上把握成本会计学的内容
要进行成本管理,就要取得成本资料。对于如何取得成本资料,如何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例如,成本会计的职能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归类:事前有成本预测、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事中有成本控制,事后有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是以利用产品为中心,成本考核是以责任单位为中心。这样逐步深入下去,将成本会计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找出主要内容与工作重点。成本核算是教学重点,没有成本核算,其他职能也就没有意义了。在考试中,成本核算具体表现为综合应用题即计算题。

二、认真系统阅读教材, 制定学习计划
阅读是“学习之舟”、“智慧之源”,所以我觉得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内容。教材是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比考试大纲更具体。学生应认真加强自学,掌握教材的特点,树立信心。学生在阅读教科书时应确实做到:读目录,把握全书的总纲;读引言,了解课题的概要;读正文,具体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读练习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考试的一般要求看,考试的覆盖面广,大题目较少,小题目较多,单掌握重点难点是不行的。在学习过程中,要讲究效果,根据老师的辅导将整个教材内容按章节划分几个单元,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只注重速度,不注重效果。同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学生通过阅读,就能在客观上掌握课本的知识体系和各章节的知识结构,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微观上全面地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并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避免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只读正文、只记条条的现象,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能力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 认真听课
教学过程应该是老师精心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同时根据心理学,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就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生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又是促其奋发学习的动力。有了疑问,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从而主动寻求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对这门课的课堂学习,学生不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上课前认真预习,把有关内容先熟悉一下,对于疑难问题作上记号,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认真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而且必须将这些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必须记录好课堂笔记,因为这门课的重点部分是分配方法即计算题,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为了加深同学的记忆,会对书上的某些公式提出例子,或者是对书上并未明确的计算步骤加以概括整理。这些内容,应该说一听就懂,但若不做笔记把它记录下来,可能在课后实际运用时,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另外,摘录下一定的计算例题,对于理解记忆计算公式与步骤也有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

四、反复作练习, 巩固记忆。
初学成本会计的学生,在学习完一种分配方法后,往往感到困惑,心中无数,也不知道是否真正掌握了。我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讲解完一种分配方法的计算步骤后,就要求学生做一道练习题。在大家做完一遍后,再进行讲解。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老师直接讲解例题要好,计算步骤讲一遍,在课堂上自己做一遍,老师再讲一遍,再加上做作业,那么对于这一难点的掌握就轻松了。

如果练习不多的话,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已经懂了,但做练习题就感到无从下手,感到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要想把练习题做出来,就得重新钻研课本。学生通过反复学习,把习题做出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多做练习的目的就是自测,检验学习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

传统的教学,注重老师系统讲解,以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讲上,学生缺乏主动性,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的机会,因而不可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俄国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曾尖锐指出:“老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老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只有老师把工作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和指导上,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学习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经过几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我充分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其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在教学中,老师应通过启发引导、主动示范、教给自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自学的质量,从而提高教的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能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是最有效的学,同时也能促进教的有效进行。同时,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而良好的自学习惯绝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形成的,老师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地进行,并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付出辛勤劳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变上课“一言堂”为互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自学能力,就能使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Copyright © 2009-2016 企业建站 - www.qyjz.com.cn 版权所有 京ICP12345678
友情链接: